「醫生,我的牙齒已經抽過神經了也不會痛,為什麼X光片中牙根底下黑黑的要處理?」
其實在臨床上很常遇到患者這樣問,明明是已經做過抽神經的牙齒,為什麼X光片會有一片陰影?明明已經根管治療過了,為什麼會需要二次進行根管治療,甚至要手術清創或是拔牙?這是因為可能在牙根底部有「根尖囊腫」的出現。
左臉腫到沒感覺,原來是根尖囊腫搞的鬼?
謝小姐(化名)是一位家庭主婦,第一次來醫院就診的時候可以明顯看到她的左臉腫了起來,有明顯的不對稱,而謝小姐表示她發現她的左臉突然都沒有感覺,碰到都是麻麻的,這樣子的狀況已經持續兩個星期了都沒有改善,所以她才來就醫。
當下拍了一張X光片,可以發現左下方有一個大範圍的陰影,從左邊的第二小臼齒延伸到第二大臼齒後方。她的第一大臼齒是一個根管治療過多年的牙齒,而右邊也有一個陰影在第一大臼齒的下方,同樣的這顆也是根管治療過的牙齒。謝小姐表示她沒有定期看牙科也很多年沒有照過X光檢查,所以從來都不知道牙齒有問題。由於這個陰影的範圍過大,便安排謝小姐拍攝電腦斷層來評估三度空間下骨頭的破壞。(下圖一)
從電腦斷層可以發現,骨頭變得跟蛋殼一樣薄,像水球一樣被往外脹大,而下顎骨中的下齒槽神經,已經被推到骨頭的下緣,所以受到根尖囊腫壓迫才會有臉麻的現象。(下圖二)
基於根尖囊腫的範圍過大,無法直接手術切除,所以先採取造袋術減少囊腫的內部壓力,使囊腫自行收縮讓下顎骨頭再生,等到生成的骨頭夠多有足夠的強度不會產生骨折,且囊腫跟下齒槽神經分離時便可以手術移除根尖囊腫,方便縮小傷口範圍,減少病患的不適,便可以保留神經功能。
經過減壓造袋術的一週後,謝小姐的臉部感覺就恢復正常了,不會有像打了麻藥麻麻的感覺,也不會有腫脹壓迫感。這是減壓八個月、移除囊腫一個月之後的樣子(下圖三),可以看到骨頭相較於一開始長回來許多,這樣在有大量骨頭的情況下進行手術移除便能保留神經,之後也有較好的條件可以重建牙齒,可以回復到正常生活。
造袋術:在囊腫上開個小洞保持內部和口腔的相通,囊腫會因內部壓力縮小而逐步收縮。缺點是必須照顧傷口長達數個月,每日皆要沖洗傷口。
同場加映:根尖囊腫治療方法:造袋術+剜除術
到底什麼是「根尖囊腫」?
根尖囊腫可以說是口內最常見的發炎性囊腫,統計上發現齒根囊腫的發生率佔顎骨囊腫的50%。
產生根尖囊腫的原因
根尖囊腫的原因主要是有細菌感染至牙髓腔根部反覆發炎產生的,常見於爛牙根、深齲齒、或是裂齒(上圖四)。此外,也常見於根管治療填補不夠徹底,因為牙髓腔構造複雜有可能無法肉眼徹底清潔,又或是根管治療後沒有裝牙冠保護、日常清潔不完全等造成細菌入侵。
根尖囊腫的可能症狀
根尖囊腫發展緩慢,就像水球一樣,會緩慢漲大,佔據骨頭的空間,造成牙齒浮動位置改變,甚至會造成骨頭變形外觀改變或是神經受到壓迫導致感覺異常。由於根尖囊腫的生長速率非常緩慢,所以臨床上初期都不太有明顯的症狀,都是在X光片中意外發現。等到會有紅、腫、痛甚至臉麻、臉部變形的時候,都已經是非常大的囊腫了。所以常常遇到患者可能會覺得牙齦略微腫痛不以為意,等發展到後期部分患者會在牙齦上形成膿包或造成臉腫,才發現不對而來牙科就診。
根尖囊腫治療方式?
臨床上主要治療的方式就是以手術做囊腫剜除,比較小的囊腫可以合併根管治療及根尖切除術保留牙齒,但比較大的囊腫會需要先進行造袋術將囊腫減壓變小,之後進行囊腫剜除時可能還需要把感染無法救治的牙齒拔除以去除二次產生囊腫的機會。大部分囊腫去除後並不會有異常感覺,就像拔牙後傷口會慢慢癒合並且長骨頭回來。
根尖手術:切開牙齦處,逆向清潔修形根管及填補,以阻斷牙根內的感染,得到牙根周圍手術的成功。
同場加映:拔牙的最後一道防線:顯微根尖周圍手術
根尖囊腫不處理可以嗎?
根尖囊腫不會自己消失,反而不做任何治療會持續長大,進而影響鄰近周圍牙齒健康。而囊腫越大,處理上會越棘手,需要的治療更複雜,治療時間也會更久。
結語、醫師的話
雖然牙髓發炎可能會導致發炎性囊腫,但並不是每一個有根管治療過的牙齒都會產生囊腫。為了預防齒根囊腫的產生,最好的辦法是建議有蛀牙的牙齒一定要處理,也需要每半年定期洗牙跟 X 光檢查,才能發現問題及早治療。若您有根尖囊腫相關疑問,歡迎您與品御牙醫諮詢。
- F Riachi, C Tabarani. Effective management of large radicular cysts using surgical enucleation vs. marsupialisation. IAJD. 2010;1:44–51.
- Radicular Cysts Review
- Comparative analysis between developmental and inflammatory odontogenic cysts: retrospective study and literature review
※ 聲明:文章為醫師經驗談,每人口腔情形不盡相同,如有不適即早就醫檢查才是正解。
學經歷|
衛福部部定口腔顎面外科專科醫師
中山學大學牙醫學士
汐止國泰醫院口腔顎面外科主治醫師
新竹國泰醫院兼任口腔顎面外科主治醫師
長庚醫療財團法人台北長庚紀念醫院住院醫師
中山醫學大學附設醫院口腔顎面外科訓練醫師
聯絡我們:03-572-5557|官方網站 |Google Map| Facebook | Youtube |Line|Instagram
*本站文章內容及圖片均受中華民國著作權法及相關法令保護,非經品御牙醫診所及作者同意前不得轉載、重製、散佈、改作、轉貼、播送或作為背書等行為,以免觸法。引用句子請附上原文標題、作者及原文網址。如需轉載請來信 ao4taiwan@gmail.com
No responses yet